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十四五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三大主体建设思路

来源:大学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改革开放40多年来,区域层面的科技创新发展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仅以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全国财政科技支出总额比例看,2018年,国家财政科技支出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区域层面的科技创新发展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仅以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全国财政科技支出总额比例看,2018年,国家财政科技支出9 518.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科技支出达到5 779.7亿元,比2007年的858.44亿元增加了5.73倍,占全国财政科技支出的比例由2007年的40.20%提高到2018年的60.7%,表明区域科技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作用不断提升。因此,通过科技创新谋求区域更高质量、更全面的发展,不仅为各区域政府决策者高度关注,而且事关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愿景的实现。在各区域“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编制中,企业、高等院校(以下简称“大学”)、科研院所如何发展占有重要的位置。

1 区域创新发展过程与影响因素

1.1 过程:区域是如何发展或衰退的

区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需要多学科提供解释。《城市发展的逻辑》一书的作者迈克尔·斯托珀尔从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经济、制度、社会以及政治四大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全面论述了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城市的发展,城市兴衰的内在逻辑。按照迈克尔·斯托珀尔的解释,结合我国区域发展实践,说到底区域或城市发展过程其实就是各种发展要素集聚与循环累积的过程,是建立在密度和规模增加基础上的各类创新主体的互动过程[1]。

首先是集聚与解聚。城市乃至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过程的最基本逻辑体现为经济发展(包括创新)要素和资源的集聚与解聚过程,发展就是要素和资源的集聚(外在表现为密度和规模增大),反之,衰落就是要素和资源解聚(外在表现为密度和规模变小)。近现代以来的历史显示,不断集聚带动的发展是主流。解聚最直接可见的表现就是以企业为代表的创新主体规模的萎缩与数量的减少、人口的流出。一般而言,解聚主要原因是企业寻求更低成本的地点,劳动密集型企业也许更看重迁入地的工资水平低。中国则加入了地方政府竞争的因素,通常的手段是政府补贴、减免税等各种优惠政策。

其次是正向与负向循环累积。区域发展的内在机制体现为发展能力的循环累积及其放大效应。集聚形成市场与发展规模,规模产生能力,能力引发新的规模,如此循环往复,形成正向的反馈的循环累积及其放大效应。反之,亦然。正向的循环累积发展过程一旦被各种原因阻断,并在一定时间内形成负面预期,负反馈的循环累积就可能形成,城市或区域发展进入衰落过程,甚至于当初产生集聚的初始母市场都可能消退。区域或城市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在于循环累积正向还是负向,以及循环累积的规模大小。富裕高收入的区域,正向的循环累积不断得以推进,进入循环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发展能力越来越强。于是乎,吸引更多生产要素聚集,服务更大的范围的国内外需求,如此循环往复。进入衰退的所谓“锈带”进入反向循环累积过程。

1.2 区域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创新

总之,集聚(新企业产生大于老企业迁出或退出、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及其正向循环累积效应,带来区域的发展,反之,解聚(新企业产生少于老企业迁出或退出、企业生产规模缩小)及其引发的负向循环累积效应,带来区域的衰退,而决定这种过程的主要因素是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加速进步,不可否认的是创新已经成为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成为最重要的发展动能。现代区域发展的实践证明,维系区域高聚集度并保持高收入水平是创新带来的红利(或租金)。按照一般空间均衡理论和边际效应,随着区域或城市收入水平提高,过高的住房和工资水平会使资源聚集效应下降,区域应当发生解聚,收入水平在较低的水平形成新的均衡。但事实上,大城市的聚集效应和收入水平并没有下降,区域特别是大城市收入水平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过程。罗默内生增长等新经济增长模型表明,现代知识经济中的研发部门的生产率提升、其他部门持续创新改变了传统经济增长的收益递减规律,创新成为长期增长的源泉。

创新在短期内具有高成本、高风险,但由于知识和技术的投入呈现出收益递增效应,所以在长期内,创新是相对低成本的。创新者以垄断性的租金方式获得巨额收益,使其获得更高的工资。因此,在一般均衡理论的基础上,持续的创新产生创新租金,是区域或城市维系集聚、高收入水平以及经济发展的根本源泉。反过来说,在高收入区域,创新停止,经济体系的进程就会跟着停止,高收入水平也难以维系。

文章来源:《大学教育》 网址: http://www.dxjyzz.cn/qikandaodu/2021/0708/1914.html

上一篇:数说
下一篇: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学与区域产业互动

大学教育投稿 | 大学教育编辑部| 大学教育版面费 | 大学教育论文发表 | 大学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大学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