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十四五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三大主体建设思路(6)

来源:大学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四是科研院所研发方式发生新变化,进入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等多主体深度合作融合。当前,技术转化加速商业化,技术生命周期缩短,技术迭代明显

四是科研院所研发方式发生新变化,进入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等多主体深度合作融合。当前,技术转化加速商业化,技术生命周期缩短,技术迭代明显加快。一些咨询公司更是认为新经济时代的研发体现为“研发和商业化同时发生、科学家和企业家紧密结合”的新型研发方式。科学家的研发转化及知识变现离不开企业家、投资家的合作,需要一起共创市场,合作共赢,联动发展。

五是大型科研院所创新链上下延展发展,提升创新实力和区域带动力。按照《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新型研发机构业务范围明显扩展,从传统应用研究为主的向前端扩展到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向后端扩展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研发服务等。事实上,这种趋势是许多大型科研院所的共同做法,特别是许多科研院所建立专门技术转移转化机构、孵化器、众创空间等,促进内创业和技术转移转化,并反哺科研。

六是城市群内部分工呈现进一步明晰化,向核心城市聚集更明显。由于产业结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结构的差别,在城市群科研结构方面也会不断调适与演变。例如,在京津冀城市群发展中,科研院所的结构分布未来将在北京、天津、石家庄、雄安、保定、唐山等城市间形成更为合理的、更加有效率的分工体系。由于科技创新集聚效应规律驱动,科研院所特别是基础性、原创性高端研发机构会进一步向国际化科创中心北京集聚,跨国企业在中国研发总部、北方研发中心布局选址时也会重点考虑北京。

依据以上发展趋势,全面考虑科研院所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建议区域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未来五年科研院所建设的主要定位与方向是:产业创新公地与转化产业化并举,内部改革与开放发展齐进,推动科研机构放活做强,着力发挥其在区域产业创新的纽带作用。

3.3.2 重点与任务

①增强科研院所在区域重点产业创新中的公地作用。明晰政府开办和资助的科研院所功能定位,增强在基础性技术、前沿性技术和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中的骨干引领作用。对市场化的社会办的新型研发机构,政府可根据其承担的行业公共服务功能及其作用大小,给予奖励性或后补助资金支持。

②鼓励支持大型、有实力、有积累的科研院所建设双创基地。做大做强具有引领作用的平台型科研机构,实现由大到强转变。发挥一批具有行业领军作用的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整合优势和人才优势,与所在区合作,争取国家支持,建设一批专业化行业性双创基地。动员激励院所科技人员开展内部创业,以硬技术创业带动成果转化产业化。同时,建设面向社会、面向行业的专业化孵化机构、众创组织,为区域创新创业增加新的动能。

③进一步加快发展,着力建设战略引领性科研机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使国家科研资源进一步聚焦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单位。建议依托在区域行业中具有领军作用的科研院所,加强中央与地方合作、省部市共建、教科文卫重组整合,面向国家战略,健全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形成符合创新规律、体现领域特色、实施分类差异化管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围绕国家重大任务,有效整合优势研发资源,建设综合性、高水平的国际化科技创新基地,在若干优势领域形成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世界级科学研究中心。

④依托科技中心城市发展研发产业。引进聚集国家级大院大所建立分支机构和区域研发转化总部,规划建设相对集中的科研机构聚集区,促进各类科研院所集群化发展,创造优良的研发环境和创新集群生态。设立研发机构协会,加强交流互动,发展研发行业。

⑤着力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落实国家科技部有关新型研发机构政策措施,鼓励支持各类社会力量设立新型研发机构,探索新研发模式,构建需求导向、自主运行、独立核算、不定编制、不定级别的市场化运行方式。建立新型研发机构和科研院所认定管理制度。

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优化科研院所发展政策环境。一是在全面创新改革实验中,尽快落实或展开中央科研院所参与到地方改革发展中的重大改革措施,让中央院所尽快融入地方和享受地方改革和地方新的政策。二是借鉴新型研发机构的机制,探索转制院所的新一轮改革。三是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融通发展,提升协同创新能力。

文章来源:《大学教育》 网址: http://www.dxjyzz.cn/qikandaodu/2021/0708/1914.html

上一篇:数说
下一篇: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学与区域产业互动

大学教育投稿 | 大学教育编辑部| 大学教育版面费 | 大学教育论文发表 | 大学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大学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