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关于高职院校财会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创新的

来源:大学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7-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高职院校财管教学的现状剖析 在教学水平良莠不齐的当下,应该积极响应国家要求教育体制改革的号召,高职院校在专业讲学中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高职院校财管教学的现状剖析

在教学水平良莠不齐的当下,应该积极响应国家要求教育体制改革的号召,高职院校在专业讲学中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使学生在毕业时能够准确给自己定位,提高就业率,以最短的时间适应工作,较快的完成角色的转变。然而在当下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过程中却仍旧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学体系不完善

由于财务管理很强的实践性,也是众多科目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仅需要具备系统的知识理论,更需要有实践的经验,在日后学生进入企业工作时,才能够发挥有效作用帮助企业解决财务上的难题,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在培养专业型人才的过程中,会计专业有预见性地开设了模拟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实验室亲自接触会计账户,学会使用和记录相关账目,还原工作场景,努力发现并且解决未来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不再仅仅局限于课件中的会计账户图片,在草稿纸上完成明细科目。然而高校教育更注重会计人员的培训,没有准确意识到会计实训模拟不能完全取代财务管理所需要的经验,在课程上财管却缺乏有效的模拟实验,学校的财务管理的实践环节相对薄弱。

(二)学生实践经验空白

很多学生在学业上有着严谨踏实的学习态度,在校期间为了更深入的学习本专业,利用空闲时间或者寒暑假联系相关机构企业进行实习,然而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涉及企业内部机密,学生难以真正接触到实用的学习经验,仅仅是简单的做账或是一些零星的杂务,尤其是对于财务管理方面,无法学习到核心内容。并且会计从业的人数在逐年增加,相关实习岗位的需求人数是有限的,这就意味着会有一部分学生无法参与到实习中感受实践,即使是顺利进入实习岗位的学生绝大部分也难以真正学习到核心内容,经验有限,很难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起到有效的作用,实习经验依旧空白。

二、针对高职院校财管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许多经验来源于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点可以由抽象转化为具体,将理论运用于生活中,例如在微观经济学中研究供给与需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调查在商场中一件商品促销前和促销后需求量的对比,以此加深对供给曲线需求曲线的概念理解。

(二)案例分析

在课本知识的学习中会出现许多案例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仿照教科书中的案例对于每一个概念自行研究。首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在市场中调查、走访、借助大数据形成相关分析资料和理论依据,从案例中分析出实际概念,当学生整理好数据资料时,引导学生自我提问,自我质疑,能够条理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耐心,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例如财务管理对于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的意义,对于企业决策者的意义,寻求最佳方案,实现最优目标,教师应该对于学生的决策和观点有一个清晰中肯的评价,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在最后总结时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且让学生加以比对,发现不足之处。在课后也应该引导学生形成总结报告和经验的习惯,对于格式和表达应该严格规范。

(三)与互联网相结合

“互联网+”模式盛行的当下,许多信息都被涵盖在其中,财务管理工作也离不开对相关企业的大数据收集掌握,为了更好地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提出有利于企业经营的建议,相关从业人员应该使用互联网持续关注,实时掌握信息。根据这项特点,教师可以建立起网络模拟操作,还原工作环境,以一些实际问题为例,与学生一起探讨和模拟解决方案,问题的来源没有限制,既可以是所经历的,也可以是学生对于某个模块产生疑问所提出的问题,教师使用计算机将教师端与学生端联系起来,面对学生在实训中出现的问题予以解答并且与学生一起探讨。

教师应该积极应用互联网的优势,积极寻求教学过程中不足之处的解决办法。利用互联网教学实践的具体过程如下:首先教师应该做好备课准备,由于财会课程的教学以实用性为主,教师应该尽量发掘寻找经典的案例并且制作成实训让学生组成小组,自行寻找资料,自由发挥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在指定时间内完成,通过学生端上传给教师,由教师评定成绩或者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待所有人的作业提交完成后,教师可以从中挑选出质量比较好的答案公布,并且与学生一起讨论,同时学生也可以写出自己在实训模拟过程中的疑虑,与教师或者放在论坛上进行讨论。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实践,教师可以将实训计入期末成绩,按提交成绩评定的优良给出平时分。

文章来源:《大学教育》 网址: http://www.dxjyzz.cn/qikandaodu/2020/0713/375.html

上一篇:变“教学”为“学教”——先研后教
下一篇:中澳大学教育的分析与启示

大学教育投稿 | 大学教育编辑部| 大学教育版面费 | 大学教育论文发表 | 大学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大学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