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河南“神童”9岁参加高考,10岁上大学,拔苗助

来源:大学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7-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本文由豆妈原创,版权,侵权必追究 在我们的印象中,9岁应该是小学三年级,除非是其中之一一万天才。可以实现跨级学习。 下面这位河南“神童”就是这么做的。她9岁参加高考,

本文由豆妈原创,版权,侵权必追究

在我们的印象中,9岁应该是小学三年级,除非是其中之一一万天才。可以实现跨级学习。

下面这位河南“神童”就是这么做的。她9岁参加高考,10岁考上大学,但目前的情况却令人担忧。到底是怎么回事?

★河南“神童”9岁高考,10岁上大学,如今月薪2000元,生活堪忧

这个河南“神童”是一个叫张一文的女孩。以现在的成绩,她与父亲快节奏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4岁的张艺文只上幼儿园一周,父亲就随意退学了。他觉得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传统的进步教育已经落伍,浪费金钱和时间。 .

于是,在接下来的5年里,父亲教女儿张怡文做作业。平时,他用5年的时间,把从小学到高中12年的课程全部教给女儿。

9岁那年,张艺文去参加高考。结果,这个“神童”名不副实,只得了350分。

当然,作为一个10岁的孩子,350分是个好成绩.毕竟很多18岁的孩子可能勉强达到这个分数,甚至更糟。

然而,张艺文有着“神童”的称号,只得了350分。 10岁考入商丘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毕业后,张逸文也没有找到工作,只能在自己家开的培训机构工作,月薪只有2000元。没有父母的支持,生活会令人担忧。

★张艺文的悲剧离不开父亲对幼苗的帮助

也就是说,张艺文的智商不低。也是一种能力,能够在5年内从其他孩子那里学到12年的知识,同时获得350分。

如果张艺文的父亲能学会脚踏实地,或许能为女儿创造美好的未来。

在我们的印象中,名校毕业的人一定有更好的教育方式。

然而,这也有两个方面。正是从名校毕业的父母。他们可能会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将孩子视为“实验者”。张艺文的父亲就是最好的例子。

从某种意义上说,张一文的父亲是“神童”8年12岁以后在北京大学多年的知识,我可以连续在北京大学学习。这不是普通人能达到的成就。

正因如此,张艺文的父亲对女儿寄予厚望,希望她10岁上大学,20岁读博士。

然而,张艺文的父亲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首先,从基因上来说,孩子的智商大多遗传给了妈妈,而不是爸爸,所以张一文可能没有爸爸那么高的智商。

张艺文毕业后,她没有读博士,只是在家里混了一份工作,可见她没有上限,下限很低。

其次,张一文父亲的教育速度太快,急功近利。张艺文的根基不扎实。

张一文虽然考上了大学,但大学专业也和过去的知识息息相关。张一文只是粗略地学习了过去的知识,记忆力一点都不强。这也让她时常辍学,不仅没有意识到父亲20岁的时候就梦想攻读博士学位,甚至连参加“大专”考试的能力都没有。

第三,张一文的父亲只看重女儿的学习,不重视女儿的学习塑造他的个性。

张艺文几乎没有自理能力,人际沟通和表达能力,情商堪忧,这也导致她大学毕业后不知道怎么交朋友,虽然没有人孤立她,但她被迫自我隔离。

可见张一文目前的处境,父亲“离不开”。

★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要“顺其自然” ,且能力大于成就

是否为高学历的家长或者是一个普通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尤其是在成绩方面,不要随波逐流,促进成长,顺其自然,给予适当的引导才是正确的选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此外,父母应该把孩子的性格塑造放在首位。如果只看业绩,而忽视人品和三观,那你愿意培养高智商的罪犯吗?

来自杜玛的讯息

拔苗是非常有害的。张艺文还年轻,以后会有反击的机会,但他的父母在这么好的条件下,却走在了最坏的路上。这不是孩子的错,而是父母的锅。

家长们,不要老是强迫孩子,学会放手才是育儿的核心理念。

我是妈妈,家里有个可爱的宝宝。我每天记录和分享育儿经历和有趣谈话的温度、高度和深度。关注我,随时获取科学可靠的育儿干货!欢迎留言或评论区告诉我你的想法!

文章来源:《大学教育》 网址: http://www.dxjyzz.cn/zonghexinwen/2021/0725/1966.html

上一篇:冯骥才寄语大学生“热爱我求学的城市”通识教
下一篇:科技城成长记⑤ | 创新特色课程、高校签约入驻

大学教育投稿 | 大学教育编辑部| 大学教育版面费 | 大学教育论文发表 | 大学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大学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