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哲学类通识课教学探索 ——以YT学院《苏格拉

来源:大学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2-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通识教育,是回答现代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这两个新时代教育问题的强有力答案。其中,哲学类课程是一套全面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越来越多开设通

通识教育,是回答现代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这两个新时代教育问题的强有力答案。其中,哲学类课程是一套全面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越来越多开设通识教育的高校中,哲学类通识课如何定位自身的课程性质及目的?有哪些有效的教学方式?如何评鉴教学成果?这都是关乎理解哲学类通识教育的关键问题。笔者以实际教学经验为依托,尝试为上述问题提供解答思路。

1 课程定位

《苏格拉底、孔子及其门徒所建立的世界》(以下简称《苏、孔》)是YT学院为提高学生人文科学素养开设的一门哲学类通识课程。这门课程主要讲授轴心时代的思想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孔子、孟子、荀子等人的哲学思想。通过带领学生研读中西古典哲学的经典文本,加强学生对中西哲学的起源以及其对东西文明不同走向的奠基作用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对比、批判的思维能力和包容不同文化的心胸,使学生学会理性审视自身和多元文化,承担起价值澄清和文化选择的责任。

《苏、孔》课程中所讲到的哲学家,都是哲学课程中的经典人物,他们的智慧光芒传承千百年,依然泽被后世。作为通识课程体系中的一个科目,需要准确把握哲学的实质,尤其是苏格拉底、孔子等哲学家的思想旨归,才能更好地实现其作为通识教育的意义。哲学类课程在目标上,通常是追求理性而全面地理解和把握人和世界的,进而达到贯通的境界,贯通指的是协调统一,具体可以从四个角度来阐明。

1.1 古与今的贯通

苏格拉底、孔子等轴心时代的思想家,对于现代人来讲非常遥远,但他们讲述的道理,依然存活于当下的时代。古今之间有文化的传承和扬弃,有道理的坚守和反思。哲学课程不仅是向学生介绍经典思想,更重要的是获取智慧的火种,在汲取传统养分的同时,能够在新时代生根发芽。所以《苏、孔》这门课程,就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解读当下、反思当下、创造当下,从哲学智慧角度实现古与今的贯通。

1.2 中与西的贯通

中国的哲学智慧是综合的,西方的思维方式是分解的。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出自《诗经·小雅·鹤鸣》),就是将孔子和苏格拉底这样各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哲学家放在一个课程题目下,帮助学生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根基的同时,打开视野,理解差异,包容不同,博采众长。这样的中西哲学比较也是贯通的题中应有之意。

1.3 德与智的贯通

大学通识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承担起道德培育的重任。作为一个大学生来讲,能够在本科阶段明了真善美的由来,并对此怀有积极的信念,这是非常有益的收获。德与智的相得益彰,也是大学最终育人目的。苏格拉底和孔子都不是传播知识,而是传播智慧,知识往往表现一些命题,而智慧表现为对命题的态度,即人性中的道德光芒所在。《苏、孔》这样的哲学类通识课,就是希望帮助学生取得打开智慧大门的一把钥匙,从而与智慧相携一生。

1.4 主与客的贯通

知识和智慧的区别还可以表达为,知识可以是别人(往圣先贤、科学家等)总结下来的结论,而智慧不是既成之物,它需要我们亲自参与,如果不身心投入其中,那么智慧对于我们而言也有同于无,爱智慧的唯一道路是自己走进智慧的大门。这就需要哲学类通识课程传递知行合一、主客合一的精神,让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志品质得到均衡发展,在仰慕苏格拉底、孔子等高尚人格的同时,能够将客观知识转化为主观行动,涵养自己的心性行为。

若能在古与今、中与西、德与智、主与客等方面追求贯通的精神,哲学类通识课程,就把握了教学设计的初衷,明确了自身的定位。此外,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也应寻找关联度,为学生建立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前的学科关联意识,正确地理解吸收大学教育。

2 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与课程定位是同等重要的,也是相互匹配的。有了明晰的课程定位之后,我们结合自身和外部经验,在教学中找到了一些有效的方式。

2.1 课堂经典研读式

阅读哲学文本,是进入哲学思考的一种踏实方式,它最大程度上防范了我们肆意歪曲哲学家思想的可能性。全班共同研读,就是老师和学生的心灵共同面对一个哲学问题,探索人心同然的地方。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探索不能是机械的、空泛的,阅读经典哲学文本的过程,很容易让我们崇拜文本和文本的作者,而这样学生学到的就不是哲学,而是某些哲学化的知识而已。教师需要把文本当成一种媒介,一种能够让所有同学参与到哲学探索中的媒介,而当我们阅读完文本之后,所获得的不仅是对文本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获得一种可以受用一生的思考方式,一种爱智慧的方向、价值和意义。

文章来源:《大学教育》 网址: http://www.dxjyzz.cn/qikandaodu/2020/1216/1328.html

上一篇: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下一篇:当前我国大学教育问题的症结与症解

大学教育投稿 | 大学教育编辑部| 大学教育版面费 | 大学教育论文发表 | 大学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大学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