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如何走出教育的“囚徒困境”(2)

来源:大学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0-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知识经济给各个层级的教育都提出了新课题。记忆背诵型的学习方法需要转变成为分析思辨型的学习方法,需要培养孩子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不唯

知识经济给各个层级的教育都提出了新课题。记忆背诵型的学习方法需要转变成为分析思辨型的学习方法,需要培养孩子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不唯权、不唯上、愿意尝试、愿意实验、学会科学思考——没有什么恒久不变的定理,任何议题都需要经历假设、实验、证明/证伪的过程,训练团队合作。

创新也不只是发明。我们需要一流的科研机构和顶尖的科学家,我们同样需要各行各业的创新者。

创新至少可以划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我们熟知的硅谷式的创新,以乔布斯推出的苹果智能手机为例,创造出一个巨大的市场,改变全人类工作和生活的习惯;第二类则是成熟产品的设计与改进,各种以人为本的创新,中国市场中常见的应用创新就属于这一类;第三类则是基于山寨的创新,商业世界中的抄袭很常见,但从做中学,山寨之后可以做得更好,能够在细分领域内成为领头羊,也是创新,以台积电和富士康为代表;第四类则是规模化制造中的创新,以深圳为代表,拥有多层次的供应商体系、充足的工程师人才、可以迅速按照创新设计把各种不同零部件组合起来在很短时间和有限条件下规模化生产。

无论是知识经济还是各种不同创新的发展——在中国四类创新都有鲜活的例子——都需要多样性人才。这就给目前的教育提出了根本性的挑战:我们需要一改应试教育以筛选会考试的人才,或者筛选“聪明”的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体系,转而去探索如何培养和考核多样化人才的教育体系,这当然也需要学校、市场、家庭各方的努力。

首先需要做的是弱化分数主义和分数排名。理解分数主义,需要了解“信号”的理论。“信号”理论强调,无论是考高分还是进名校,其关键不在于教了什么,学了什么,而在于向市场去表达一种“我聪明能干,我会学习”的信号。显然,随着内卷的加剧,这种信号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和社会成本越来越高。

其次,我们必须正视过度竞争的应试体系呈现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不改变就无助于我们应对未来的挑战。

应试教育给失败以惩罚性的后果,考试失利往往带来巨大的人生转折,没有以退为进的机会,缺乏多元的发展道路。应对未来的挑战,需要鼓励的是尝试和拥抱失败,从失败中汲取教训,而不是给失败贴上无能甚至愚蠢的标签。

应试教育的景象是所有学生为了登山在全力冲刺,而且,所有学生的目标都是同一个山头。对标准化测试的重视导致教育的同质化,这就堵上了思维重组的可能性。而创新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合并式”创新,把两个看似不相关的领域联结起来。多样性带来更大的重组机会,只有当不同学校之间仅有核心科目课程一样,其他科目百花齐放的时候,也只有当同一学校的学生可以将不同的学科进行组合,求知若渴,上下求索的时候,整个社会潜在的创造力才能够被释放出来。

第三,鼓励创新学习需要强调好奇心的作用,鼓励自由探索。到达顶峰的路远不止一条,需要给学生以自由探索的空间和实践。

简言之,面向未来的教育,需要发挥孩子的自主性,鼓励多样性,推动知识的重组,加大对失败的宽容。

如何分流?

同样,即使是知识和创新经济,仍然需要大量不同的劳动者。并不是每个孩子都一定要上大学,何时分流,分流到哪里,这是我们需要深入探索的又一个关键问题。

解答如何分流的问题,仍然可以从未来经济的需求入手。知识经济和创新经济,不只需要创新人才,领军人才,也需要大量的动手能力强、学习能力强的一线人才。

以技术工人为例,我们未来还需要生产线上、装备线上的工人么?问问富士康就知道了。不断增加机器人的使用和不断推动工厂的自动化一定是未来,生产线上的技术岗位一定会越来越少。

那未来需要什么样的技术工人呢?如果从四类创新的分析维度出发,不难发现,有更多新的技术岗位正在被创建。未来需要的是能够与知识经济很好衔接,同时动手能力又特别强的技术工人。很多成熟市场已经发现,实验室里,创新工坊里,最缺的是那些能够为科学家、工程师、研究者提供重要辅助工作的技术工人。他们需要能读得懂研究报告、有能力与研究者沟通、能使用更加复杂的机器。

同样,在“人+机器”的时代,大量重复劳动会被机器所取代,但是与人沟通的服务型岗位会创建得更多。例如,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发展,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和医疗服务的护理岗位需求将激增,远不是机器人可以满足的。同样,以医疗成本占GDP的比例,中国相较于OECD国家水平仍然有很大差距,可以想象,未来整体医疗行业的增长和远程医疗、虚拟问诊等方面的发展,将创造出大量能够利用远程医疗工具,贴近病人提供服务的护理岗位。

文章来源:《大学教育》 网址: http://www.dxjyzz.cn/zonghexinwen/2021/1008/2065.html

上一篇: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武汉轻工大学探索高质量人才
下一篇:曾翔好友蔡大礼:书法教育重视技术、忽视传统

大学教育投稿 | 大学教育编辑部| 大学教育版面费 | 大学教育论文发表 | 大学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大学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