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马斯克对话薛其坤:谈物理、人工智能和大学教(2)

来源:大学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2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薛其坤:这其实是和颠覆性技术同样重要的问题,大家知道任何的技术,像咱们中国有句话“双刃剑”,技术颠覆性越强,双刃剑的锋利度可能越大,总是

薛其坤:这其实是和颠覆性技术同样重要的问题,大家知道任何的技术,像咱们中国有句话“双刃剑”,技术颠覆性越强,双刃剑的锋利度可能越大,总是有好的和不好的一面。人类高等教育也好,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就是怎么能尽量朝着对人类的发展更有利的方向去引导。原子弹、核能对人类造成巨大的福祉,像核能发电占能源中很大的比例,超过10%。但是原子弹也可以毁灭地球,所以我们对教育、人类社会发展重要的一个问题,怎么样能够友好地朝着更好的方面去利用能源。

比如说人工智能将来比人还要厉害,但是我们在发展人工智能的时候,一定要设立一条红线,一旦人工智能或者机器人超越这种红线的时候,出现一次重大犯罪的时候,人类警察应该有能力阻止它。我们从技术上,我想人类是有这个能力的,所以这是我们以后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这是我的片面之见!

主持人:马斯克先生,我知道关于人工智能的发展您也有过自己的观点,您怎么看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像颠覆性的技术对人类社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应该怎么样应对,您怎么看?

埃隆·马斯克:我觉得人工智能的应对,是人类所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有可能是最重要的一个挑战。其实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一个情况,也就是说以前没有什么比人类更聪明。其实智慧是人类和其他物种的重大区别,我觉得在一定的程度,人工智能的管理和人工智能的共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我们人类的智慧和人工智能的智慧共存,我们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就像机器人一样,我们有自己大脑的皮质层等等,我们的大脑有不同的功能,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手机就像是人类的延伸,但是我们人类的带宽是有限的。比如说你的运转速度是有限的,总体来讲是比较慢的。

那我们和人工智能肯定是区分的,不希望只是一个术,希望能够有更大的效应,这就需要更高的带宽,也就是说我们的大脑皮质层和其他区域的连接要更加快速、更加高效,这一点非常重要。人工智能的监管我是支持的,我觉得在方方面面,只要说可能影响到人类的安全,比如说飞机的飞行或者是食品、药品等等都是有监管的,汽车等等这些都是有专门负责监管安全的部门,所以对于人工智能安全进行监管也是很合理的,谢谢!

主持人:非常感谢!时间差不多了。我们请观众再提问一个问题。

提问:我是来自企业,我非常同意薛教授的说法,氢能是非常有潜力的,是能够

取代化石原料的。我觉得下一个颠覆性技术应该会来自于材料这样的基础性学科。但是物理比较无聊的,那怎么吸引年轻人尤其是中国的年轻人对物理感兴趣,对基础感兴趣?而不是像计算机、金融这些学科?

埃隆·马斯克:其实我觉得物理一点都不无聊,我觉得非常有意思。其实物理就是希望能够了解自然、了解宇宙。物理所教授的,可能看起来有一些干巴巴或者不是很有趣。但是科学当中的主要是两点,第一个是在物理当中好像说你不能够给事物赋予情感,不能够用情感来影响你的结果,所以物理学的这些论文在书写的时候,一般都是比较干巴巴的,讲座也是这样。其实大家必须要理解的是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如果你要吸引人的话,你必须要通过感情这样的手段,必须要解释为什么物理那么的精彩、那么有吸引力,这一点非常重要。

所以这一点我要特别强调,其实物理学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门学科,而不是干巴巴的,或者是是去背一些公式,不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但是还有一点,必须要学习经济学,如果要务实的话,必须要学经济。不仅仅是要证明它在物理上是可行的,它是从一个成本的角度来讲也是行得通的,所以技术解决方案,也必须要做到在成本上可行,有什么样的解决方案所需要的资源是最少的?我相信风能和太阳能还有一些电池存储技术,所有的交通都应该是电气化。

当然我也造火箭了,还有飞机也需要能源,所以我们现在生产的这个电池量是远远不够的。现在需要达到每公斤大概450千瓦的储能水平,但是现在产量还有限。我们现在已经达到了这样的一个水平,应该能够支持远程的飞机的航行。我觉得这应该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办法,但是可能在经济上并不是最适用的。从一个经济学的角度来讲,我觉得像电池、风能、太阳能、电动汽车应该是未来的一个解决方案。

主持人:非常感谢!也就是要让物理有温度,让经济学也有温度。

文章来源:《大学教育》 网址: http://www.dxjyzz.cn/zonghexinwen/2021/0321/1518.html

上一篇:马斯克对谈薛其坤:能源、人工智能监管以及未
下一篇:把绿色教育融入高校教育 重庆市大学生绿色创新

大学教育投稿 | 大学教育编辑部| 大学教育版面费 | 大学教育论文发表 | 大学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大学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